展览预告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百炼成钢——攀枝花

搜狐焦点攀西站 2019-08-02 09:42:21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主办单位 中共攀枝花市委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 四川美术馆 中共攀枝花市委宣传部 攀枝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攀枝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协办单位 攀枝花市书画院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攀钢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展览时间 2019年8月3日至2019年

主办单位

中共攀枝花市委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

四川美术馆

中共攀枝花市委宣传部

攀枝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攀枝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协办单位

攀枝花市书画院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攀钢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展览时间

2019年8月3日至2019年8月15日

展出地点

四川美术馆 1F-1  1F-2

前言

      “三线建设”源于20世纪60年代,工业化是“三线建设”以来最核心的命题。当时,年轻的共和国面临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工业布局,一次由东向西的战略大调整拉开了序幕。如今,那段如火如荼的激情岁月虽悄然远去,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则深深植根于这片热土以及本土画家的血脉之中,并使其获得一种精神性的深度。于是“三线精神”成为攀枝花的城市标志,与之相契的本土艺术是对于工业和现代性的正面描述和赞美,表现了一种“工业田园”、“现代化田园”的意象。

      白马过隙,时光荏苒。攀枝花蜕变的历史印记,体现出时代对个体生命以及劳动价值的普遍肯定,那些伴随着工业化而成长起来的鲜明事物带着本土特有的硬度和犀利也深刻影响着攀枝花的美术工作者。他们手持画笔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钢城”的意义空间,并准确地把握了时代脉搏与灵魂,用倾注了对家园的热爱、对英雄的礼赞、对初心的坚守的画笔,让那段辉煌的历史从记忆的断层中破冰而出。

      在他们的作品中不再有纯粹工业的刻板印象,那些笔触试图通过回到历史现场,梳理美术内部的连续性、复杂性、多样性。工人浮出地表,工厂不再单薄。典型意义上的工业群像被重新纳入审美的范畴。这些行云流水的线条和雄浑深厚的色彩,把攀枝花工业美术作品推向了新的思想高地,并形成了工业美术创作“攀枝花现象”和“攀枝花群体”。

      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色彩光影的力量深刻地嵌入了他们的生活,给他们以精神的滋养。也正因为如此,工业题材的美术创作成为更庞大的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介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之中。众彩纷呈的画面是对攀枝花历史传统的再次激活,时代犹如一个个高亢的音符,演奏出恢宏磅礴、气壮山河的交响曲。

      可以说,这些作品对各种绘画经验进行回溯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带有本土文化血统和精神因子的艺术形式。我们今天所倡导的那些具有行动性的美术恰好能够与“三线建设”那种斗志昂扬、奋发图强的精神相呼应。攀枝花的艺术作品在本次画展中不再指向绘画本身,它应该具有一定的行动能力,去掉惯性的思维以敏锐的触角介入更广阔的时代生活之中。然而它所呈现出的新风格,也映照了时代发展带来的表现内容与形式技巧的新生长,在现实主义的客观真实之上,综合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手段,投身到光影中去自我言说,从而形成钢铁般厚重感覆盖的气场与氛围。

      在相对平面的、缺乏年代纵深的时空里,如何去展现攀枝花“三线建设”的困难挫折和艰苦拼搏、长期奉献的追梦历程,特别是他们的个体命运所折射出的行业命运、国家命运的曲折变迁、形势环境和崭新面貌是这场美术的宏大叙事需要表达的初衷。

      攀枝花是“三线建设”留下的丰厚遗产,是工业文明催生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城市。本次展览由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展出攀枝花工业题材美术创作109件。以工业题材美术创作为代表的攀枝花工业文化是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典型代表,代表了大工业文化中最鲜明、最富生命力的文化特质,它集合了国家意志、民族梦想、人民期盼,而具体到艺术表现上,它就是一个个不同时期的人的命运情境,展现出更深层、更丰富、更普遍的人的精神处境及家国命运。同时也丰富了四川省美术创作题材,为四川美术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推动治蜀兴川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贡献力量。

      谨以此展,庆祝共和国七十华诞。

中共攀枝花市委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二零一九年七月

《三·四批示》

      1964年,国际局势动荡,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局势紧张,战争因素急剧增长。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备战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在思想上和工作上要准备应付最严重的局面,要加强备战。在1964年至1980年间,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在祖国战略大后方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人民日报图片

      全国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后方地区,分别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攀枝花深处内陆川滇交界,远离沿海阔别边防;山原峡谷人迹罕至,地形险要地势隐蔽;矿产资源丰富,冶炼原料齐备;自长江上游起连接重庆,紧邻大小凉山,南向昆明北望成都;硝烟燃尽不与之争,是建立战略后方基地的理想场所。按成昆铁路和湘黔铁路规划,将互通整个大西南地区,由此攀枝花成为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

全国主要支援攀枝花建设路线图

      在这座20世纪60年代崛起的工业城市中,来自天南海北的百余万建设者,用钢筋铁骨铸造起祖国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的阵地。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在追求实体建设成效的同时,人们将生活、情感都融入了这座日渐相熟的钢铁城市,开始触发他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本就从事或学习过艺术创作的人们,与科研者、炼钢人、挖煤工一道,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震撼与磅礴,汗水与智慧,心血与喜悦,建设者亦或是创作者,他们肩负历史,携手开启攀枝花工业题材美术的创作历程。

1965年的攀钢厂址弄弄坪

渡口大桥通车

1970年7月1日攀钢1号高炉建成出铁

全家学习

展出作品

陈景峰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布面油画 140×120cm

梁云彬 杨绍刚 《1965——弄弄坪大会战》布面油画 200x510cm

陈景峰《红色年代》布面油画 70x80cm

杨政《裂谷飞虹》 布面油画  200x200cm

吴晓蓉 《进驻大三线》 布面油画  180x180cm

徐景春《攀钢厂区》 版画  60×90cm

      1969年5月,为确保渡口市(为便于保密,1965年国务院下发文件将攀枝花特区更名为“渡口市”,1987年更名为“攀枝花市”)能够实现“七一出铁,向党献礼”的宏伟目标,父亲被点名作为重要技术人员到攀枝花工作。他辗转从北京经湖南走贵州转云南到攀枝花。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父亲,经常要深入到施工和生产一线,工作间隙,成了父亲创作的较佳时间,紧张繁忙的施工工地、挥汗如雨的建设者,都成了父亲笔下最生动的画作。习惯了围在父亲周围看他作画的工人师傅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工地画家”。

——徐涛(徐景春之子)

管苠棡 《凤凰来仪英雄城》 125×243cm

蔡光明 《山魂》 岩彩画  100x195cm

王文革 《初夏》布面油画 160x160cm

      攀枝花更年轻的画家们正在尝试着用更新的切入点,更新的视角范围,更新的精神体验来把握自己对攀枝花、对大工业、对社会,对人的充分表达。时代在变,工厂在变,人也在变。你现在到炼铁厂内已见不到多少自然光,厂区的大顶为环保几乎被密封;到冷轧厂你将见不到汗流浃背、红光满面的典型英雄人物;再到连铸车间也难见到火光四射,浓烟滚滚的“闹腾”场面……“厂”和“人”正在被“科技”“环保”“人性化”悄然改变。“工业”正在“当代”,我们的艺术创作也应该“当代”。

——王文革

黄丽华《出井入镜系列·窄桥》 纸本综合材料 219×190cm

杨绍刚 《抢修》 布面油画  160x160cm

      大家沉静地创作,愉快地交流,融入在激情的创作中,体验着领悟与创作的快乐。还有一些作者在家里创作,遇到困惑或者画到一定阶段,只需一个电话,不管路途多远,油画研究会的同仁们都会抽时间自己乘车去看画,针对作品提出意见。

——杨绍刚

吴汉怀 《巢》 布面油画  160x240cm

      凝固的铁流痕迹,废弃的厂房设备,冲击我们的视觉,引起我们的思考。大工业的厚重、壮观,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人们,充满了生命活力,体现着一种凝重的悲壮美。我生活在大工业的环境中,这里的一切让我熟悉,表现钢铁、表现工人是有感而发。几十年来一直所作的工业油画,同样也记载着攀钢企业的发展历程。

——吴汉怀

周昌泉 《新来的小师妹》 布面油画

崔柏涛《荣耀》 套色木刻  100x170cm

黄芸芸 《红与黑的交响》  80X120cm  

      从赤地千里,到现代化工业基地;从裂谷蛮荒,到享誉中外的钒钛之都;攀枝花的几代美术工作者经历过几十万大军金沙江两岸大会战的洗礼,见证着新时代康养圣地的日新月异。随着这座工业城市的成长和发展,他们传承创业年代的精神,不忘初心,拼搏进取,一代代新的艺术群体正在壮大。

      我们将铭记那些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攀枝花艺术事业的工作者,更不忘为新中国战略建设鞠躬尽瘁的先驱者。

▍内容来源:四川美术馆

早安攀枝花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